由刘方计、安立、王春波联袂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,日前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以中国上古神话女娲补天为大背景,描述了女娲补天后下凡到人间,斩妖除魔,传播大道,建立一个人人平等、安居乐业、国泰民安的不夜城的神话故事。为更好地创作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,作者对威海“女娲补天”的有关传说进行了较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深入研究,以原威海不夜城遗址为核心,选取伟德山、昆嵛山、花斑彩石,以及威海海岸为主要场景,全景式地再现了威海的风土人情及美丽风光。
2016年7月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初稿完成后,威海市委宣传部举办了专家研讨会。经过专家的初步研讨,认为该作品的选题新颖,手法新潮,是一部目前国内少有的长篇神话小说,作品真实地反映和表达了威海民风民俗和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。此外,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全书描写了威海的地域文化特色,对威海的人文及民情作了全新的诠释,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达正能量的文学作品。经过研讨论证之后,作者开始修改作品,几易其稿,于2017年2月完成,定稿之后全书50章,共计36余万字。
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以长篇神话小说亮相,内容极具动感和观赏性,同时为后期改编成影视剧、动漫、游戏、插画等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。
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已经列入山东省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扶持作品,同时列入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精品工程重点扶持作品计划。
作者简介
刘方计,作者,男,威海作家协会副秘书长,教授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
安立,作者,男,威海市政协委员联络委主任,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,文学硕士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
王春波,作者,男,威海市作家协会主席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文学一级。
冷丽华,编审,女,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,原威海电视台副总编辑,高级编辑。
附:长篇神话小说《不夜.女娲后传》故事梗概
女娲补天,一晃八千年。
八千年观宇宙变幻,星转斗移;八千年闻人间烟火,与日月同辉。八千年来,女娲把自己补在天上,吸天宇之精华,接宇宙之能量,顽强地苦练替换之术。
自从女娲造了人类,人间的冷暖便时刻挂在女娲心中。每年大年三十,女娲都能听到从人间传来的鞭炮之声,也可闻到五谷之香。今年三十,下界却黄烟弥漫,妖气作怪。女娲急火攻心,无法练成替换之术。盘古与玉皇大帝诸神同心协力,助女娲一臂之力,依然不能替换真身。共工老神前来,自告奋勇要出手相助。盘古与共工找到火神祝融,祝融送还了当年没收的共工法器冰球,并与冰球法器融合,发出强大的法力,止住了妖气,女娲真身下来。
女娲从天宇下来,急匆匆下凡到人间。
原来人间本有正道。怎奈造人之初便有男女之分,有大人小人之别,人间便有了善良与邪恶。于是,便有了善良的百姓,邪恶的盗匪,兴风作浪的妖魔。共工撞倒不周山之后,造成天塌地陷,洪水泛滥,沙漠肆虐,荒野遍地,纷争四起。如今,人间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,寸草不生。沙漠上布满了人和动物的累累白骨,人类饥寒交迫,拖儿带女向东部海边迁徙。
女娲跟随着人们的脚步,来到了一个三面环海的地方。此地在华夏正东,方圆八百里,是个无人过问的三不管地带。人们都从西边跑到东边,此地又无人管束,一些妖魔鬼怪乘机作乱。本地百姓,民不聊生,有苦难言。
女娲在东海海边,找到了当年补天遗落的一块五彩石,惊喜交加。女娲了解到民间的疾苦,决定建立一座城池,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女娲返回天宇,与玉皇大帝商量下凡建城一事,没想到,共工也要在不夜城五彩石旁边建造悦海山庄,委派手下的赵天成与海妖沆瀣一气,强迫百姓搬家,拆毁百姓折房屋,女娲与共工发生争执。
女娲得到玉皇大帝和众多天神的支持,带着侍卫及七彩护法女将重新返回人间,建立一座八卦阵城池。
土地神为女娲建了一座海草房。
女娲海草房住下,并给五彩石留下灵气,可以在二十四节气中发出五彩之光,照的夜晚如同白天。于是,女娲给城池定名为不夜。
女娲下凡前,上古老神太乙真人已经在人间找到两个半仙之人,可以帮女娲完成建城大业。女娲下凡后,果然在一个村庄遇到两人。后来,一人为不夜城军师杨为民,一个是不夜城市场管事姜学究。
女娲下凡后,首先制服了海中妖孽张成鲸,使当地百姓安全有了保障。然后开始建立不夜城,使百业兴旺,人人安居乐业。
女娲招集民间人士,收编山寨土匪,利用比武招将的方式,创建不夜城自己的军队。
共工老神的部下赵天成,为了一己私利,处心积虑地欺骗共工老神,拉拢不夜城青山大营副统领赵有福等,屡次发难,制造多次灾害,令不夜城几次险遭灭顶之灾。
女娲建城以来与共工的手下赵天成与民间邪恶势力有过多次交锋,依靠天神与民间的力量,最终战胜妖魔,保住了不夜城。也使得共工老神羞愧难当,幡然悔悟。
一年后的正月初一,女娲完成使命,将不夜城交给杨为民大都统,时机成熟之后可建造一个不夜国。百姓恋恋不舍,共工为女娲撞出一座巨大的石碑大乳山,法师又在伟德山巨石上为女娲雕刻碑文,记载女娲的丰功伟绩。
不夜城的五彩石发出一束巨大的光芒照射在石碑上。只见那巨大的石碑如同被水洗了一般,石头上的大字也随着流水一点点消失了。女娲骑着骆驼渐渐远去,消失在蓝天白云之间。石碑上已经没有了一个字,只留下一块无字碑。
人们高声咏唱起来:“女娲下了凡,留下一个不夜天。”